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企业帮扶 > 企业帮扶详情

壶天镇南岳坪村:传统红薯粉 铺出致富路

发布时间:2020年12月30日 【阅读次数:374次】 来源:湘乡市融媒体中心

制作粉丝的师傅熟练地打粉磨浆、蒸煮。.jpg

制作粉丝的师傅熟练地打粉磨浆、蒸煮。

      中国湘乡网12月29日讯(湘乡融媒记者:吴笛)晴朗冬日,在壶天镇南岳坪村景星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院子里,一排排青褐色的红薯粉整齐地挂在竹竿上晾晒。生产车间里热气腾腾,制粉师傅们熟练地打粉磨浆、蒸煮、上挂、轧粉条……厂房内飘出浓浓薯香。

工人在晾晒红薯粉丝。.jpg

工人在晾晒红薯粉丝。

      南岳坪村地处偏远,田少山多,土地贫瘠。过去人们口粮不足,就在山上遍种红薯。为便于储存,又把红薯加工成粉丝、粉条等农副产品,制作手艺一代代传了下来。

      景星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秋阳是南岳坪村人,在他的记忆里,每年一到霜降时节,家里就开始忙着制作红薯粉。“我家几代都是做粉丝的,每年都要做很多。”陈秋阳说。

      成年后的陈秋阳走出山村在外闯荡,但家乡红薯粉的独特味道一直让他魂牵梦萦。2012年,他放弃农产品经销员的工作,拿着多年的积蓄回乡创业,筹谋在红薯粉上做“文章”。据陈秋阳介绍,家乡有做红薯粉丝的传统,各家各户分散生产,没有形成产业,于是他有了创业的想法。

阳光下的红薯粉条。.jpg

阳光下的红薯粉条。

      合作社和加工厂很快建立起来,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。加工厂有固定员工17人,其中15人是建档立卡对象。南岳坪村建档立卡对象陈和英有制作红薯粉的好手艺,陈秋阳聘请她来到加工厂担任制粉师傅,每月有1600元以上的稳定收入,陈和英在合作社一干就是8年。

      2018年,陈秋阳又建立了红薯种植基地,与当地建档立卡对象签订帮扶协议,免费为他们翻耕土地、发放红薯种苗和肥料,提供技术指导,并以高于市场百分之十的价格回收红薯,既保证了制作红薯粉丝原材料的品质,也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。

合作社的红薯粉丝包装销售。.jpg

合作社的红薯粉丝包装销售。

      如今,陈秋阳的加工厂每年能产出红薯粉丝、粉条60多万斤,产品销往广州、武汉等地,并与芒果餐厅、旺角清粥、城市农夫、步步高等餐饮品牌和大型商超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,线上在湘潭京东扶贫馆、拼多多、淘宝上都有店铺。“线上+线下”,每年销售额600万元以上。

      “我准备将产品深加工,做自营店,做好连锁品牌,做大做强红薯产业。”说起下一步的发展,陈秋阳满怀信心。



附 件: